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王中立:从关注分数、关注升学转向关注人的发展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时间:2021-04-06 17:36:19  

一项改革,经过20年的坚守与创新,从“道德课堂”到“评价育人”再到“美好教育”……郑州教育人见证时代变迁教育的不断发展变化,同时也愈发坚定,改革的路要一直走下去。

今年是新课改20周年。2001年9月,全国首批38个课改实验区率先启动新课程改革,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是其中之一。20年来,郑州市的区域课改推进从金水区出发,逐步实现了区域教育品质的整体提升,也涌现出“道德课堂”“评价育人”等改革成果。

近年来,郑州教育一直在加速“奔跑”,在奔跑中调整姿态,努力大幅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增强教育服务能力。郑州市以“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核心,持续优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尤其是2019年9月启动校内午餐供餐以及课后延时服务两项试点以来,截至目前,两项民生服务已在市内9区全覆盖,这一“官方带娃”模式一度叫响全国。

近日,围绕郑州课改20年的发展变化和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等主题,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中立接受了本报专访。


王中立 |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育人是课改的最大追求

中国教师报:今年课改进入第20个年头,您从校长到局长,见证了20年课改的全过程,回望20年,您如何看待课改给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

王中立:20年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地指向育人,影响是多方面的,择要来讲:

转变了教育教学思想。一是教育理念的转变,全面发展的理念得到确立,基础教育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二是课程意识的建立,经历了教材—学科—课程的认知变迁,教学从知识传授走向课程育人,目标从双基跃迁到核心素养,视野从教材拓展到社会生活;三是质量观念的转变,评价从考试拓展为教育教学全过程,评价理念、技术、工具的普及直接引导了基础教育质量观的转变——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指向立德树人。

打破了课程体系的壁垒。课程壁垒逐渐淡化,课程知识结构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日益密切,学科间的知识壁垒以及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开始被打破,课程整合程度进一步加强;课程的选择性逐步增强,课程管理更加民主和专业。

促进了教学行为深度变革。一是教学目标转变,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走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教学内容的转变,课程体系的建立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注重实践与创新、批判与质疑;三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学从单向传输转变为开放互动,学生主体性得到彰显。

中国教师报:金水区是全国首批38个课改实验区之一。您认为金水区在整个郑州市的课改推进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贡献了哪些经验?

王中立:金水区先行先试,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项目化课程创新、课堂文化建设、校本教研创新、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学生特长发展、多样化教育评价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有效经验,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积累了区域推进课改的经验。

我觉得有四个方面的经验是金水区的重要贡献。一是金水区形成了校本教研工作策略。形成校本教研十大策略: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课例研究为载体,行动研究为方法,有形成果为抓手,专业人员为引领,案例推介为服务,督导评价为杠杆,评先表优为机制,合作交流为促进手段,教研组建设为基础。

二是构建了课程建设行动策略。金水区率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开发了丰富的校本课程,进行品牌校本课程评选,不断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区域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行动策略。

三是积淀了课堂文化建设策略。金水区构建规范、高效、情智共生的课堂文化实践经验,为郑州市“道德课堂”区域化建设提供了典型案例。形成了促进课堂变革的有效路径:案例推介(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课堂大对话(打破学科壁垒,解放教师思想)→精品课例研究(提升教师研究能力)→专题研究(鼓励教师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课型系列研讨(提升教师学科能力)→教学教研新样态(提升教师研究能力拓展)。

四是提升了教师队伍专业化策略。金水区实施校长轮岗、教师交流和学区化管理制度,全区统一调配教师资源,促进区域课改工作顺利推进。

发出郑州课改最强音

中国教师报:近年来,郑州市区域课改经验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站在课改20年的节点,回顾总结郑州市区域课改的经验,您认为主要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王中立:20年来,郑州市持续推进区域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素质教育信念和行动更加坚实。课程改革转变了教师理念、更新了校长观念、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在郑州得以区域性树立。以“道德课堂”理念为核心,持续开展涵盖学校课程、教学、评价、文化等全方位变革;借助义务教育绿色评价,发展了百余所“幸福学校”;开展新优质初中建设,首批认定了近百所“五育”并举、特色发展的新优质初中;历时8年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推动高中学校确定了方向、制定了方案、开展了实践;借助义务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普通高中增值评价,勾勒出郑州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生全全面发展图谱,从实证层面反映了郑州素质教育实施的广度和深度、效果与创新;一大批素质教育成果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全国学术平台崭露头角,为全国提供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郑州方案。

教育教学工作更加专业。持续推进区域课改变革了学校管理策略:学校管理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证据,从基于管理转向基于情怀;从分数管理转向素质管理,从成绩管理转向文化管理,从学科管理转向课程管理。由此,也改良了学校的育人生态。

倡导了新型教育质量观:从关注分数、关注升学转向关注人的发展,教育质量回归育人质量,回归人的素质,回归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转变了教与学的行为:教师从关注“教”到更多关注“学”,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注重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200多项基于有效教学、深度学习、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理念的新型课堂样态纷纷涌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较大发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理念和方式成为常态。

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升。学位不断增加、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初步实现了基础教育均衡和高质量发展,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同时,不断释放的新型教育质量观和综合评价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评价生态,逐步把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评议学校的标尺;结合民办学校招生改革等措施,择校热持续降温。

中国教师报:近两年,郑州“美好教育”成效显著。在推进过程中,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王中立:我主持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主要以“美好教育”为目标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编制了《郑州市“美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公平普惠、优质多样、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发展目标,从中小学规划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国际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对郑州市教育事业未来3年的发展进行科学谋划。其中,围绕课改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一是围绕新课标新高考开展了系列研究实践活动。分层次分类别组织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高考试题内容变革、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新课标新教材等主题研修;以教育部新课程新教材创新实施示范区及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开展专题研修、主题研讨、项目研究与教学实践,储备新教材新课标教学样例、有效策略;从理念到操作、从校长到教师,全面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思想。

二是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与教学项目研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以及区域落地的具体路径,与国内先行实验区合作开展协同研究。以课标解读和考试命题为抓手,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在考试命题中的具体体现及技术路径;以新教材为依托,着力研究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三是持续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建设。开展义务教育绿色评价、普通高中增值评价。特别加强了学业质量的过程监控,质量分析更加具体,涵盖了各年级、各学科;形成了市级分析、区县级分析、学校分析、学科组分析的多层级质量分析系统;增强反馈的针对性,把质量分析与进校调研相结合,跟踪改进成效。

四是实施义务教育教学改进与质量提升。设计了一年测评、两年提升机制;针对问题形成研究项目,9个学科、9大项目组、5个城区、百余所样本学校、50多名全国专家、200多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研究团队进行协同研究,在研究中改进、在研究中提升。

五是实施课程创新促进“五育”并举。加强思政课建设,将“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公共参与”作为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的指导思想,开展领导干部进学校讲思政课活动,拓宽教育途径;创新地理学科教学,探索融入区域资源推进国家课程实施路径,从课程育人、资源育人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了中小学12年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研发,呈现区域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新样态;建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区域课程,形成了“学段—心育主题—三级指导策略”的模块化课程资源体系。

六是开展新优质初中建设和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以新优质初中建设为抓手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突出德育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为突破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把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发展核心,强化课程立校、课程育人理念,增强高中校长课程领导力。

加强校本教研。郑州市持续16年召开校本教研工作推进会,年初发布研究主题、年中开展研究实践与培育研讨、年末进行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形成了顶层设计与校本实践结合、主题研究与教学日常结合的校本教研机制;创新教研工作形式,建立区域教研与校本教研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集中优质力量解决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发挥优质学校优质学科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学科教研基地示范校”进行学科新课程新教材研究,探索素养导向的新教学新评价,形成示范性新课堂教学形态、试题与作业设计、学科育人有效路径与典型经验。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2019年,郑州市启动了“学在郑州”学生学习平台建设,以此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均衡化,打破校园界限、区域差别,形成发展合力。组织全市名师建设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课堂录像库,开通在线答疑功能,建立名师在线值班机制,供全市师生免费使用。

实施教学成果培育工程。强化成果意识,在日常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有意识地把发现的问题课题化、项目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提炼方案、模型、机制;在找到解决问题办法后,有意识地通过实践去检验、修正。搭建了“问题导向、项目运作、成果驱动、平台支撑”的工作路径,构建起“通识培训、种子培育、专家跟进、打磨提升、示范推广”的工作机制,发现成果、培育成果、提升成果、推广成果,以成果培育促进教师专业提升,解决课程改革关键领域关键问题。

让课改从育分走向育人

中国教师报:区域推进课改过程中绕不过的难题有哪些?

王中立:难题有许多,其中评价是“牛鼻子”。首先,区域评价体系和有效推进路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协调一致的推进策略。其次,分门别类的评价措施需要通盘考虑,对学生、学科、班级、教师、校长、学校等的评价需要长期研究。再次,评价技术的专业性对教师和管理者提出了严峻挑战。最后,学生综合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还没有完全落地。这些难题需要从评价理论、技术、政策、资源等方面配套研究与实践。

中国教师报:“美好教育”需要教育评价综合改革予以保障。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郑州市教育评价改革进行了哪些探索?

王中立:郑州市教育评价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几年前我们提出了评价育人的“郑州主张”。坚持“评价育人”的核心理念,把评价作为学校育人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性教育活动,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进行思考、设计与实践,坚持评价标准指向育人标准,评价过程落实育人过程,评价结果促进育人措施改进与成效提高。

郑州市逐步构建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一是建立内外“双循环”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外部是政府层面的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对学校教育质量及其获得过程进行评价,建立起质量监控、指导改进的区域化评价机制;内部是以校为本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教师评价、班级和小组评价、学业评价、综合评价、创新成果评价等,实施一校一策的教学改进与提升。

二是建立上下一体化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市级层面研制《郑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各县(区)、学校在此基础上,结合区情、校情对该指标体系进一步细化。

三是建立涵盖四种评价的行政驱动机制。郑州市形成了“三会”“两诊断”“一达标”的区域协同推进机制。“三会”分别是全市重在方向引领的课程与教学工作会、重在问题解决的校本教研工作推进会和重在文化建设的德育建设会;“两诊断”是指每年两次的全域课堂诊断交流活动;“一达标”是指全学段全学科教师都要参加课程建设能力达标活动。运用这个机制,以学业评价为抓手,突出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增值评价,统一了评价改革思想、改革步调、改革要求,保障了评价育人改革的区域化实施。

不仅如此,我们还引智借力,实施覆盖全学段的第三方评价。实施义务教育绿色评价,依托专业机构、专家力量实施“义务教育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与改进提升”项目,引导学校、教师既关注学生学业成就又关注其精神成长,用多元、综合的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每年测评覆盖11个区县,200余所学校,突出改进功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维提升。实施普通高中增值评价。依托专业团队实施“普通高中增值评价”项目,在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起点水平、背景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探查学校、班级、学生的进步状况,客观判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更科学有效地评价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效能,逐步从“育分”走向“育人”。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