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21日,我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李陶然阐述对郑州教育的思考和对做有“未来的教育”的憧憬
-----接受教育会成为人类不断追求自身完善的自觉
-----教育是个“慢”的事业 当“慢”遇到“快”,要做有未来的教育
-----教育者、受教育者要树立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观念,我们要“做有未来的教育”!
(本网讯)到底什么是教育?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该怎么贯彻落实?当下的教育该怎么办?郑州的教育该怎么做?……元月21日,2016年郑州教育工作会召开,郑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陶然在会上阐述了自己对郑州教育的思考和对做有“未来的教育”的憧憬。
◆ 到底什么是教育
在我看来,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在遵循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社会的道德、知识、技能等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素养,从而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当下的教育有两个目的,一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二是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将来,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产品将极大丰富、物质生活将十分优裕。到那时,教育会是什么样呢?我想,到那个时候,个人会不断地接受教育,终身学习将与劳动创造一起,成为人们的自觉要求,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第一需要。也就是说,到那个时候,接受教育将不再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目的会完全融合到人自身全面个性发展的需要里面去,接受教育会成为人类不断追求自身完善的自觉。我想,这就是我们能想到的未来的教育。
◆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该怎么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党和国家最新的教育方针。其中,“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做教育的出发点;“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做教育的落脚点。
那么,如何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呢?这需要我们认真领会,需要我们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丰富其内涵,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探究、去实践。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全面个性发展而又对社会有用的、有效的人。
通过研究学习各地在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中的办学实践,我看到了不少理念,观其表述,多含“激发潜力”“由内而外”“自由生长”“追求幸福”等关键词,这些理念是很美好的、很让人向往,但又感觉这些理念与具体办学活动有点脱节、落实乏力,如果说理念是面子、教学是里子的话,那么面子与里子有点剥离、像两张皮,最终,理念可能只成为了一种口号。我认为,这是我们在追求美好教育理想的时候,过度超前,不够接地气儿,以至于理念没有贴切的、硬气的具体举措去支撑、去落实。往深里说,就是美好的理念多谈的是人自身的发展,把教育当成了独立王国,把学生当成了正在创作的艺术品,无意的淡化了当前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发展的目的。
我们认为,在现阶段,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受教育者自身的全面个性发展应该依赖于、服从于、融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抛弃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前提,就无从谈及受教育者自身全面个性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我们在谈理念的同时,要特别强调理念与现实的对接。
◆ 当下的教育该怎么办
我想,大家都会认同,当前的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那么,我们就不能只就教育谈教育,我们还要跳出教育看教育。
先看教育。教育是个“慢”的事业。一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要经过十二年的时间;再接着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在校接受教育的时间将更长;随着社区教育的推进,终身教育也将成为必然趋势。教育的这种长期性决定了教育是“今天播种,明天开花结果”的事业。
再看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怎样的呢?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快”!或许,我们很难描述10年、20年、30年以后社会会变成什么样。但是我们需要思考一下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社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90 年代的移动电话 “大哥大”到现在的智能手机,已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变成了智能生活的 “连接器”;从实体购物到现在的电子商务,购物模式正在从 “以实体店为主”向 “以网店为主”转变,非现场经济蔚然成风;从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到第二次海湾战争以后的信息化战争,战争形态业已变化。教育领域呢?韩国早已宣布于2015年在中小学全部用电子课本替换纸质课本,美国加州学校的电子课本应用也已非常普遍,“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学习模式正在兴起,这是学习形态的变化!变化当然不仅是这些,激剧的变化发生在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尔•盖茨说,今后10年、20年,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及其所引起的经济和社会变化的速度将会远远超过以往的10年、20年。
◆ 当“慢”遇到“快”,教育怎么办?
要做有未来的教育!
在漫长而发展迟缓的农业社会中,社会的知识、技术、思想观念几十年、几百年停滞不前,教育只需要传授长期不变的知识、技能和伦理道德就可以了。在那样的社会中,未来、现在和过去几乎是一样的,教育基本无须有未来观念。在工业社会中,时代要求人们用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和掌握现在,教育的重心也开始由过去转向现在。但是,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加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知识的裂变、技术的更新、观念的转变、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引发着经济社会方方面越来越快的变革。社会变革得越快,就越要求人们具有未来意识,需要人们具备对变革的适应能力,对未来的理解、构想和应变能力。
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世界上没有哪一种事业像教育这样强烈地崇尚未来,崇尚明天了。不谋未来者,不足谋当下。在急剧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为未来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必须把发展的参照系由“现在”转向“未来”,教育者、受教育者要树立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观念,我们要“做有未来的教育”!
在教育的未来话语里,社会方方面面的迅速变化将会对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对教学环境(如:学校、设施设备)、教学形态(如:走班教学、线上学习)、教学内容(如: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应对未来的能力)、教学评价(会更科学、更多样、更人性化)、队伍建设(如:教师角色由主导变指导)以及教育管理等有着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我们理应未雨绸缪、有所应对。
做有未来的教育,是我们的一种教育思考、一种教育主张、一种发展理念。做有未来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更要回应社会发展关切;不仅要立足当下,更要放眼未来;不仅要用积极的教育未来观影响、感染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公众,更要积极探索、有所作为。
回应社会发展关切、回归教育本真、求真务实有所作为,正是我们“做有未来教育”的精神特质。
◆ 郑州的教育该怎么做
站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的起点上,我们踌躇满志。守望着郑州这片热土,“郑州教育为郑州,郑州教育为人民”是我们郑州教育人的共识。在发展理念上,我们主张“做有未来的郑州教育”。这既是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郑州教育进一步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
一方面,“做有未来的郑州教育”是郑州城市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普及高中段教育的提出,势必会对郑州教育资源的拓展和布局带来新的挑战;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高考改革的到来,势必会对郑州教育现有的教学形态带来新的冲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打造国际化现代化交通枢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际商都的城市定位,势必会对郑州教育的内涵提升带来新的课题。前面我们讲了,教育要有超前意识、未来意识,教育是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要想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密切关注、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面对扑面而来、快速变化的新形势、新局面,我们郑州教育人有责任、有使命去打造郑州教育面向未来的新气象。
另一方面,“做有未来的郑州教育”是郑州教育进一步全面发展提升的题中之义。经过郑州教育人多年的不断努力,当前郑州教育已明显领先全省乃至中部地区 ,学校资源布局趋向合理,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趋于稳定,教育形象明显改善,许多工作已铸就区域特色和发展品牌,就目前态势看,郑州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步入了一个“高原期”。省会教育要继续构筑高地,跻身全国一流行列,就必须审时度势,继往开来,在办好“有价值”“有道德”“有灵魂”教育的基础上,去谋求更高层次的教育愿景,那就是——以发展的眼光,站在对未来展望的高度,努力打造“有未来的郑州教育”。当然,跻身全国一流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2015年12月11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中期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已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与发达国家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让人欣喜,使人振奋。接下来,在下一个五年里,我们将以“做有未来的郑州教育”为目标,努力使郑州教育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为国家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攀升,贡献郑州教育的力量!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郑州市教育局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40号
邮政编码:450007
联系电话:0371-66961598
中招咨询:63816669
严禁上传或处理涉密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