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郑州代市长程志明出席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
来源:郑州市教育局政务网  时间:2016-09-09 16:51:00  



郑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程志明亲切接见我市优秀教师代表。



郑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程志明在郑州市2016年教师节表彰大会暨第四届师德报告会上讲话。

  为庆祝第32个教师节,2016年9月9日上午,“郑州市2016年教师节表彰大会暨第四届师德报告会”在嵩山饭店召开。郑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程志明出席会议,他提出:下步工作中,要突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统揽,统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不断提升郑州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程志明说,在第32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召开大会,隆重庆祝教师节。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表彰的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程志明对今后我市教育事业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

  肯定成绩,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教育是强国之本、民族之基。抓教育不仅是科学发展之要、转型升级之本、未来制胜之基,还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精心组织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千方百计加大投入,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教育规模总量持续增长,教育发展品质加速提升,教育转型发展成效凸显。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持续加大中小学建设力度,全市投入资金26.28亿元,在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6所,市区小学入学控制年龄持续下降,入学压力逐步缓解;强化学区制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促进了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共享,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需求得到充分保障;深化多层次的教育改革,以课程改革为载体,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元发展不断推进;中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办学成效逐步显现;大力支持驻郑高校建设,服务地方高等教育提质增效;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梯级攀升机制,以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程为引领,教师队伍活力显著增强;大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园足球和学校美育等不断发展,以道德课堂建设、绿色评价和增值评价实施为标志的特色教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倾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结果。

  当前,我市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强化两个意识,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的总体要求,抢抓航空港实验区和中原经济区两大战略机遇;正处于以国际商都为统揽,以航空港实验区建设为引领,以“三大一中”为路径,以开放创新为动力,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步伐的关键时期。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创新发展教育事业势在必行。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上级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先进城市的工作相比,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教育资源还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等。以上问题,各级各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大的投入、更扎实的措施,努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把握方向,统筹推进,着力提升郑州教育现代化水平

  道贯古今,化育天下。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未来的生产力,在教育上抢抓机遇是最大的机遇,在教育上赢得发展是最有价值的发展。下步工作中,要突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统揽,统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不断提升郑州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在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教育成果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进一步推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针对国际商都建设实际,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发展,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确保教育成果人民共享。要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进程,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教育工作的一条主线,力争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校管理体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坚持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导向,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真正形成更为普惠的公平教育。要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特别是要更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更加注重解决贫困家庭学生、残疾儿童就学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能上起学、上好学。

  (二)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质量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要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方法力促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坚持统筹兼顾、分类管理,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打造教育品牌,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着力实施好第二个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园、普惠园,不断满足适龄幼儿入学需求。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着力加强薄弱学校和薄弱环节建设,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要深入研究近期出台的《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前做好适应新综合评价制度的准备工作,并以此为引领,切实转变高中人才培养模式。要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强化职教资源的优化整合、综合利用,加强专业设置规范管理,提高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水平。要建立健全民办学校风险防范监控机制,不断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的环境,力促民办教育优质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优的就学选择。要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国内外著名高校到我市联合办学,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我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筑牢人才基础。

  (三)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着力培养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一个城市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在这里,我对广大教师提四点希望:一要为人师表,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教师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知行合一,身体力行,严于律己,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教育学生,用实际行动带动学生,积极引领社会风气。二要爱岗敬业,做热爱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者。“敬业是一种态度,精业是一种本领,乐业是一种境界”。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和奉献。教师要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甘为人梯,淡泊名利,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在平静中共创辉煌。三要教学相长,做终身学习的不懈追求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惑”。只有“教”才能为“师”。 学校要精心打造学习型团队,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特别要围绕教育的国际化、现代化、全球化,增强对教育规律和业务工作的学习钻研意识,研究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四要勇于创新,做教育改革的探索实践者。实践是教师成长的丰厚土壤。古今中外的优秀教师,无不是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行家里手。教师要勇于投身教育改革创新实践,树立先进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书育人模式,不断书写教书育人的新篇章。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强大合力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发展,全民有责。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都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要更加关注、关心、关爱广大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千方百计为教师解难题、办实事,使广大教师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尊严、经济上有保障,能够安心、顺心、用心地投入工作。

  (二)严格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主动关心教育、真心实意支持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超前谋划、统筹指导、协调推动;公安、安监、工商、文化、消防、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执法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的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建设,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三)积极营造氛围。教育事业事关全市人民的切身利益。各级各部门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参与教育事业发展。要大力宣传教育事业丰硕成果、教育战线先进典型、尊师重教的优秀典范,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教育是决定未来的事业,教师是塑造未来的职业。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继续发扬默默耕耘、不畏艰辛、开拓创新的奉献精神,争做人民满意教师,争创人民满意学校,争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实现“两个率先”、加快推进国际商都建设、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省会城市新的更大的贡献!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