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与美好同行 诉说2020年郑州教育圈的那人那事
来源:本站  时间:2020-12-23 14:23:21  

2020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些特殊。经历了新冠疫情肆虐下的悲痛,也体验过嫦娥五号成功发射的喜悦,还有生活中的惊喜、工作中的不顺、学业上的奋斗……每个人在中国大地各个角落诉说着自己的2020。

随口鼻吐纳的时光里,你是否还记得那些震撼心灵的瞬间?疫情下的“停课不停学”、马不停蹄的复学演练、大放光彩的劳动教育、利国利民的课后延时服务……这一年,郑州教育圈发生了太多事。踏着时光的年轮,我们将2020年郑州教育圈的那人那事定格,一起回首一份份感动与美好。

冬至里的“饺子妹妹”

孙梦露正在煮饺子(来源:大象新闻)

“饺子妹妹”孙梦露(来源:荔枝视频)

据大象新闻报道,12月20日中午,在河南郑州市丰庆路与国基路交叉口,有不少环卫工人在这里吃着热腾腾的饺子,而这碗饺子是郑州11岁小学生孙梦露煮的。

周末一大早,孙梦露和父亲去市场买了60多斤的新鲜水饺,并在父亲的帮助下煮饺子、盛饺子、送饺子,忙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孙梦露每年都会用自己与弟弟存的压岁钱请环卫工人和困难户吃饺子,这一举动她坚持了四年。

“这个小姑娘非常有爱心,连续好几年给我们环卫工人送元宵、送西瓜,今天又请我们吃饺子,是一位非常善良的小姑娘。”一位环卫工人这样说道。

冬至太阳再暖也暖不过孙梦露的一片爱心,四年的坚持不懈更是让人敬佩。别看“饺子妹妹”年纪小,这回馈社会的爱心可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

贴心小暖男被央视点赞

“有水,请不要坐”这歪歪扭扭的六个字来自一名贴心小暖男,他的事迹被央视报道后,吸引众多网友纷纷点赞。

小小纸条(来源:都市报道)

车长赵再沛为男孩点赞(来源:都市报道)

4月18日,郑州一名小男孩乘公交时发现一个座椅上有水。他愣了一下然后拿出作业本写着什么。下车时,男孩告知了车长赵再沛这一情况——“叔叔,后面凳子上有水,一会儿你去擦一下吧。”说完,小男孩便飞快跑下了车。等赵再沛拿着毛巾来擦时才发现,座椅的靠背上贴着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六个字:“有水,请不要坐”下面还画着一张笑脸。

原来是一位老人在下车时不小心碰撒了水杯。纸条虽小,车长却十分感动,始终没舍得把这张纸扔掉。

或许生活中有太多的琐事,以至于我们忘记了小小的善举,但贴心小暖男没有忘记。可惜的是,至今我们也不知道这个男孩的姓名,但他一个简单的举动让人记忆深刻。

新时代的“孝心少年”

10月20日,我省第二届“河南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举行,郑州小朋友王雯萱榜上有名。小小年纪的她身体力行,书写出了一个新时代孝心少年的形象。

照顾老人的王雯萱(来源:东方今报)

学习中的王雯萱(来源:东方今报)

据东方今报报道,王雯萱就读于郑州市惠济区石桥小学,她的父亲是一位厨师,母亲在家具市场销售家具,工作都十分繁忙。家里的姥爷又患了病,爸爸妈妈工作之余还要照顾老人,更是“手忙脚乱”。懂事的王雯萱告诉爸爸妈妈,“你们安心上班吧,我来照顾患病的姥爷。”

就这样,当时才10岁的她,承担起了照顾姥爷的重任。每天上课前给姥爷准备好要用的东西,一下课就急急忙忙赶回家。

做饭,王雯萱换着法给姥爷做自己会做的几样家常饭。喂饭,王雯萱一丝不苟,唯恐让姥爷吃不好。当看到姥爷满意的笑容,她感觉自己幸福极了。

用稚嫩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任,用赤诚的童心给予身边人以温暖,“河南最美孝心少年”王雯萱好样的!

包揽冠亚季军的足球小将

10月22日,从“2020年参考消息·萨马兰奇杯”中国高中足球锦标赛暨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足球项目选拔赛传来喜讯,“郑州市第九中学”勇获男子组冠军,“河南省实验中学”和“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分获男子组二、三名。

郑州九中足球队获得2020年高中锦标赛冠军(来源: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

比赛精彩瞬间(来源: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

在这场被业界视为目前中国普通高中校园足球竞技水平最高的赛事中,代表河南出征的三支校园足球队连续两年进入四强,并在今年包揽冠亚季军。在如此高级别的校园足球赛事中,来自同一地区的代表队连续两年入四强,这一成绩在国内外体育赛事中十分罕见,校园足球“河南现象”再次引起广泛热议。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据了解,郑州的足球小将们在教练的指导下,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对他们而言,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们对足球的热爱、对胜利的渴望。

谁说只有学业好才是真的好,足球小将们诠释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意义,他们的拼搏与勇敢值得一个大大的赞。

窗户上的“加油声”

高考临近,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一同学在班级窗户上贴标语鼓励对面学长学姐。(来源:东方IC)

高三同学的暖心回复(来源:东方IC)

“加油”“高考必胜”“共勉”“前线收到”……疫情期间,学校实行闭环管理,高一学生和高三学生隔楼相望。2020年6月30日,临近高考,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一同学在班级窗户上贴标语鼓励对面学长学姐,看到后,高三同学也贴上标语暖心回复,师生们纷纷为这一互动点赞。

在学校内两栋楼相对,一边是高三学子,一边是高一同学。最初在窗户上面贴标语来自高一英才三班的一位石同学。“因为在窗边坐,还有十几天就要高考了,看到高三同学学习很努力,就用A4纸在窗户上贴了‘加油’,想把高一的温暖和热情带给高三同学。”石同学说道。看到高三同学的回应,自己班同学们又将标语换成了横幅,给学长学姐更大的鼓励。

来自对面楼的鼓励,看似简单,却给紧张复习的高三学子带来了莫大的鼓励。这样的同学情,值得我们点赞!

冬日里温暖的棉衣

学生穿上羽绒衣的那一刻,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程于航老师给闫云翔同学买羽绒衣

程于航老师贴心地为学生整理衣服

寒冬时节,冷风刺骨,但一件棉袄却暖了郑州市第二初级中学闫云翔同学的心。

闫云翔同学的父母平时工作比较忙,长期在外地奔波,最近气温骤降,很多学生都穿上了御冬的棉衣,但闫云翔同学因父母近期不在身边而没有合适的衣物。细心的程于航老师发现了之后,立刻带孩子去买了一件羽绒衣,并叮嘱孩子要注意保暖,保证身体健康,孩子穿上羽绒衣的那一刻,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说,这件棉袄中饱含着班主任对他深切的关怀。

“程老师,非常感谢您给孩子买的衣服,我们不在孩子身边,是您像一个知心姐姐一般照顾他,孩子回来跟我们说了,收到您给他买的衣服,特别感动,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回报您的关爱。”孩子的家长在给程老师的感谢短信中这样写到。

一件棉衣,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却让闫云翔这个冬天不再寒冷。“默默关注,贴心守护”,这样的师生情真暖。

聪明英勇的好少年

郑州八中学生李承泽生活照

郑州八中2022届六班李承泽获选2020年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

“面对危险、临危不惧,深夜挨家敲门、救了一栋楼居民的机智好少年。”2020年初,郑州八中12岁少年李承泽教科书式的安全举措拯救一栋楼的新闻事件被央视、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2019年12月30日晚上10点许,郑州八中七年级李承泽骑自行车回家,走到所居住小区一单元楼道门口时,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天然气味道。李承泽提着书包,赶紧跑到门卫室敲门,及时报告险情,并且冒着严寒,和门卫秦师傅上楼逐户敲门询问排查,及时找到天然气泄漏的住户,帮助疏散楼道住户,并提醒大家,通风开窗,别吸烟,别用闪光带电东西。

“正是因为这个孩子,避免了一场燃气安全和人员伤亡事故。李承泽年龄虽小,但机智勇敢,临危不惧,不怕生命危险,镇定处置,理性施救。”社区住户为李承泽的聪明英勇点赞。

李承泽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网友,“这孩子真棒,绝对正能量”“小小英雄,大大壮举”“读书,一为品格,二为知识。小同学,向你学习”……2020年五月份,李承泽也被推选为2020年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

那个冬天的夜里,面对突发性的情况,这个小小的少年,临危不惧,用自己的勇敢和机智避免了一场灾祸的发生。这样的胆识和能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书写大爱的郑州支教老师

与学生们在一起

疫情下返卢复教途中的郭璐老师

为了山区的孩子,郑州市实验高中孙玥婷老师哺乳期便背着行囊来到大山深处支教;为了宝宝能吃上母乳,她带着冰柜支教。

接到复学通知,郑州市二七区京广路小学郭璐毅然踏上了复教专车,此时,她已经怀孕八个月。

为了能够实现既能进行支教工作,又能兼顾照顾自己年龄尚小的孩子的愿望,郑州市高新区郑州中学第四附属小学的王丽君和丈夫一起,带着儿子在山里支教。

她们,是郑州支教老师的普通一员,却也是这个群体的最佳代言人。她们,书写着郑州支教人的故事,演绎着郑州教育人的大爱。

面对孩子们单纯的眼神,她们坚定也更加充满信心,她们说,“来到卢氏之后,我深深地感到支教工作利国利民,意义非凡,也更加明确了我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我坚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是值得的。”

她们,可爱,可亲,可敬。这样的她们,感动着我们,值得我们点赞!

阳台上的“十八线网红主播”

郑州31·103中马明枝老师在家中阳台网上授课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闫朝红老师专注备课

郑州市第102初级中学在课堂架设电脑为被“隔离”学生直播复学课程

2020年初,马明枝老师在寒假期间回湖北探亲,因为疫情管控被困在了大山深处,在接到延迟开学期间开启线上教学的通知后,马老师就犯了愁,她所在的村位于大山深处,网络信号极其不好,她又不想耽误给孩子们上课,于是就借来当地人的手机在阳台上授课。

因为需要师生在线实时互动,对网络的要求较高。为了更好的授课,提高课堂效率和同学们的听课质量,马老师专门制作了授课设备,信号不好时就跑到山头上,在凛冽的寒风中用简易的设备坚持授课。

马明枝老师只是这场疫情防控中很平凡的一员,疫情防控期间,在郑州教育系统这条阵线中涌现出一大批战“疫”人物。郑州市关工委专家委员、85岁的郑州退休教师张秀丽积极探索“互联网+关工”育人模式,用QQ在网上为青少年排忧解难;外派到墨西哥的郑东新区教师杨媛媛在当地积极开展爱心募捐活动,通过国际物流将紧缺的医用物资运往湖北孝感市中心医院;郑州市财贸学校的青年志愿者挺身而出,协助当地政府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服务工作……郑州教育圈里有太多太多的人默默奉献,不为人知,却又在黑暗中闪烁着光芒。

“停课不停学”“十八线网红主播”“快递员”……疫情期间,郑州教育人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演绎了不同的角色,却都展现出郑州教育人的初心与担当。他们所表现出的大爱与奉献,如和风细雨般温暖了大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生活,更多便是由这些细细碎碎的小事构成,也正是这些细细碎碎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感动着我们,温暖着每一寸时光。他们是平凡的,是我们的同事、同学、老师、朋友,甚至是我们自己;但同时,他们也是不平凡的,他们是郑州教育的最美代言人!正是这些发生在平凡人身上的小事映射出郑州教育人身上不平凡的特质:坚守、温暖、爱与鼓励、坚强、勇于担当。

回首2020年,时光的长河里,留下的印记,让我们感动、不舍,展望2021年,郑州美好教育的画卷将要展开。我们相信,会有更多或平凡或伟大的事发生,而这些,也终将为这幅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