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郑州教育发展概况
来源:本站  时间:2025-04-01 17:32:19  

一、郑州教育基本情况

截至2024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767所,教育人口472.42万人,其中,在校生442.41万人,教职工30.01万人。其中:

(一)驻郑普通、职业高等院校75所,全市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178.35万人,教职工9.65万人。

全市各级各类中初等教育学校1704所,在校生228万人。其中,普通高(完)中148所,在校生27.11万人;普通初中437所,在校生54.4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2所,在校生25.83万人;小学1002所,在校生120.5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3所,在校生0.22万人;专门学校2所,在校生115人。全市各级各类中初等教育学校有教职工14.84万人。另外,全市共有独立设置的幼儿园1981所,在园幼儿35.89万人。

(二)“市区(含上街,下同)小学514所”,在校生74.42万人。市区十区初中244所,在校生28.55万人。市区十区高(完)中99所,在校生15.24万人。

(三)郑州市教育局局属学校共47所,在校生10.17万人,教职工编制8090人。包括普通高(完)中33所、在校生6.5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9所、在校生3.29万人;小学1所、在校生168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68人,专门学校1所,在校生115人;局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017人。

二、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2024年,市教育局党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有力有序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坚持党管教育,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加深入

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愈加完善,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和强大的战斗力。全面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局党组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讨20次,各地各校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校园”“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政教育”活动1.5万场,受益学生200万人次,思想政治工作有力有效。全力推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全市912所中小学落地实施,完成率96.6%,提拔任用校级干部143人,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民办学校“党建领航工程”成效显著,72个基层党建“书记项目”高标完成,中外合作办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领域实现党组织100%覆盖,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更加优化。

(二)坚持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综合育人成果更加显著

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在全省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中获得5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全省排名第一,二七区思政课“特色经验”全省推广。坚持五育融合发展,“青少年读书行动”获评全国优秀案例,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等3所学校被评为全国“书香校园”;央视新闻直播间点赞“郑州科学教育”,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4个百分点,美育浸润活动精彩纷呈,劳动教育实践深入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课率、心理辅导室开设率实现“两个100%”,工作经验全国推广;中小学生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规定在全国率先出台,学生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生动活泼的育人格局进一步巩固加强。一年来,我市经开区被评为河南省“五育并举”实验区,新密市实验小学、航空港区领航学校等15所学校被评为河南省“五育并举”实验校。郑州外国语学校获得2024年度全国五大学科竞赛奖牌52枚、位居全国高中第三名,郑州外国语学校司德平、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周慧玲,在各自领域绽放光彩,先后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三)坚持扩优提质,教育高质量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坚持以提升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工作重点,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郑州教育。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续写新篇章。高质量建设食育、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儿童友好幼儿园、省级领航幼儿园120所,《领航共建推动学前教育全面提质》被评为河南十大区域教育创新案例;大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集团化办学改革参与学校933所、覆盖率达69%,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8个区县(市)实现集团化办学“全员纳入、全面覆盖”,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占比降至3.96%;建设省级特色高中12所、全省占比27%,60%的公办普通高中建成省市特色高中,打造省一级学科20个、全省占比50%;“市、县、校”三级特殊教育资源保障体系全面建成,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5个区县被评为河南省首批融合教育示范区,全市15所学校被评为河南省首批融合教育示范校。教育部对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给予高度肯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铺展新画卷。启动中职学校资源整合优化,新增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应用、养老服务等战略新兴专业、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127个,24个专业点获评省示范性专业点建设项目、全省占比23%,5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获评教育部典型案例;认定“双师型”教师398人,完成技能培训任务6万多人次,参加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收获奖牌53枚,稳居全省第一。高等教育内涵质量提升展现新作为。投入专项资金全力支持郑大、河大“双一流”建设,持续推进哈工大郑州研究院高质量发展;推动郑州师范学院硕士授权单位建设,完成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本科教学评估,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本进入公示阶段,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升本工作正在有力推进,市属高校内涵建设质量持续提升。

(四)坚持改革开放,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活力更加强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大力推动教育各项改革,“双减”改革高标推进,通过教育部试点验收,全国监管平台应用经验被教育部推广,146个基础教育精品课获得河南省一等奖,6个案例获评省“双减”工作优秀案例,20所学校获省作业评价改革优秀实验校、全省占比28%;县管校聘改革扎实推进,全市中小学交流校长、教师5342人;实验区建设积极推进,成功创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双新”改革示范区、科学教育实验区、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验区。金水区获评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动力活力得到全面激发释放。持续深化教育开放交流合作。“两区支教”“郑卢结对”“柔性援疆”“名师入商”等工作深度推进,19所普通高中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方位开展,市属高校与15个国家37所院校的合作交流愈加深入,新加坡·郑州校长圆桌会议、“汉语桥”—中美校长交流会、中国(河南)—东盟人文交流月等活动高标准举办,郑州教育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加有为。

(五)坚持人民至上,教育民生温度更加彰显

持续扩充优化资源配置,新建、投用中小学(幼儿园)48所,新增学位4.25万个,1308个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完工,871个房地产项目教育配套底数逐一摸清,精准定制教育资源供给方案。深入实施阳光招生专项行动,落实“应招尽招、应入尽入”要求,全力办好“教育入学一件事”,实施“容缺机制”、探索“长幼随学”,实现线上报名“零材料”“零证明”;倾心关爱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42万人,全市占比24%、全省占比45%,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超过94%,充分体现郑州教育的温度、责任与担当。全省全市推广中小学食堂管理“惠济经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教育部充分肯定并予以大力推介,中央一套《新闻联播》专门报道郑州“校园餐”整治成果。学生资助体系更加健全,实现“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发放资助金3.9亿元,资助金受益学生44.8万人次。

(六)坚持夯实基础,铸魂强师尊师重教更加有力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深入开展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组织“最美教师”巡回宣讲、师德主题教育,持续推进师德失范专项整治,师德师风正能量持续弘扬。落实教育英才计划,招聘教师4542名,培育中原名师、省名师、省级骨干教师812人,培训教师15万多人次,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开展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整治行动,制定13项减负清单,实行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管理,尊师惠师举措落地见效。

(七)坚持安全第一,校园安全稳定防线更加牢固

扎实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学生安全出行、防范学生非正常死亡、防溺亡、消防安全等10余个专项治理行动,1149间超8人宿舍整治全部完成,校门口及校园周边安全全面加强,国家、省信访局转办督办43件重大信访案件全部化解,化解量位居全市前三,教育系统大局安全稳定。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