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尊敬的局长:
您好!我是一名聚源路小学生的家长,向你反映一下家长的心声,希望你在百忙之中能够抽空看看这封信。
十月份以来,我报了午餐+延时,刚开始的第一周,发现孩子的作业基本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后来直到现在5.30放学回来之后,发现孩子的作业基本都没做,只是星星点点写了点,我觉得这样的延时没有达到刚开始说延时是为了家长工作方便并能让孩子回家多点玩的时间的效果,而是把孩子拖到5.30,跟老师一起坐班到点。(老师已经在群里说了作业需要家长来审查,做不到一对一,我觉得做不到的话我完全理解,毕竟几十个孩子,每位的理解能力都有差别,刚学的东西去问孩子,他还分不清拼音bpf等,字还不识几个),那就让我们自由选择,可以不延时只午餐或只延时不午餐这样老师也减轻负担,孩子也不重复两次,在校学作业和在家写作业,我们只在家集中时间写,家长可以一对一。问孩子为什么在校没写作业,说老师念完题就走了,如果有人给我念完一堆题(比如:数字A书第几页,B书第几页,C书第几页;语文作业A书第几页,B书第几页,C书第几页 所说的每个那一页还有几道题 题目名再罗列一下,局长,您能记住吗?)我只有通过看信息才分的清楚,小孩还不认字。那不就是应付嘛!之前看在网上看到东区某校老师的艰辛吏,他们也需要回家照顾自己的孩子,他们也大多身为家长。校方能够在给家长提供便利(5.30下班接)方面,也要关心咱们学校的广大教师的工作、家庭生活,为教师减负。
聚源路小学落实教育局这一工作方面很超前,但是没有广泛征求家长意见,强硬的把午餐+延时这项工作推下去,想必教育局在制定政策时是本着为民服务的,而不是霸道主义地让家长选参与或不参与。家长有意见在群里说了,校也没有做出任何民主化的动作。有的家长想不午餐只延时服务,有的想午餐不延时。难道真的就没有可行性的动作?都说西区伊河路小学、互助路小学教育质量好,我们东区的也不差,难道就不能听听家长、其他学校的声音??怎么才能合理最大化?即执行了政策,又便民,还不造成教师的负担?而不是落实教育局某项政策到位,政绩就凸显了。(其实负面的力量都在积蓄,一旦爆发,还不如考虑怎能做到人性化可持续性发展工作)
感谢您的倾听。希望局长能派人了解一下学校的实际情况,暗访一些家长,听到真实的声音,而不是为执行政策而实施强硬政策,本着为民、便民、利民,而不是走形式,无实效,反而造成了学生负担、教师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