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教育局等十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本站  时间:2024-06-24 17:13:34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监管〔2023〕2号)和《河南省教育厅等十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豫教基〔2023〕300号),切实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现将我市关于《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郑州市教育局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   中共郑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郑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郑州市财政局     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郑州市生态环境局  郑州市农业农村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郑州市委员会

郑州市妇女联合会  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少年先锋队郑州市工作委员会

2024年6月24日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厚植基础研究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土壤,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和河南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双减”工作部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用好实践场所,推出优质资源,做强品牌活动,推进学科建设,开展科学研究,调动社会力量,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二、建设目标

通过3年努力,市域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健全,部门联动更加紧密,社会各方资源有机整合,家校社深度协同的科学教育良好生态发挥示范作用,科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升,科学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三、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机制

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教科研、装备、督导等多方力量,探索机制运行的有效方式,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成立由科学家、各领域科技人才、科技馆所及科普教育基地科技辅导员组成的专家团队,加强谋划指导和推动落实。

(二)加强科学教育发展统筹规划

实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聚焦课程与教材、教学、师资、考评、资源等方面重点难点问题,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探索破解保障难题,通过财政投入、企业赞助等拓宽资金来源;探索破解师资难题,通过落实岗位编制、激励机制、教研培训等建强教师队伍,形成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支撑。

(三)推进区域科学教育基地(中心)和科技高中建设

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科技企业类、“三农”类场所、自然资源类场所及特色产业等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区域性科学教育基地,在课后、节假日、寒暑假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引导学生进课题、进项目、进团队、进实验室。培育一批科学教育示范区、示范校,推进科技高中和科技校园建设,加强高校和高中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衔接,形成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特色路径。

(四)实施科学教育提质计划

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教学评一体化、跨学科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等重点难点,探索郑州市科学教育有效模式,形成一批特色学校、名师队伍和优质课程等。加强科学阅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强化实验能力考查,坚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探索科学教育多元评价方式,建立郑州市中小学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和评价工具,加强科学教育质量监测,形成校内科学育人的系统方案。

(五)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探索“学校+科学教育场馆共建”“大中小学科学教育共同体”“城乡科学教育联盟”等创新模式,有效衔接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落实“科学家进校园”“少年科学院”“‘千家万馆’科学教育总动员行动”“科学教育场所援建工程”、科普宣传等重点项目;探索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牧渔业等专业类别科学教育、科普宣传方式,鼓励自然资源类、生态环境类、“三农”类场所开展专业科普基地试点;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四、推进举措

(一)夯实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

1.健全课程育人体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河南省中小学课程实施办法,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鼓励学校充分挖掘郑州本土资源,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课程和项目,探索建立课内、课后、校外等多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将学校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引导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2.重点抓好实验教学。落实科学及相关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加强实验室建设。保障实验教学时间,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强化和改进实验教学。组织遴选实验教学精品课程,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使用。

3.深化学校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科学教育教学新方法,实施启发式、探究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注重学生深度思维与探究实践能力培养。探索项目式、跨学科学习,促进学科有机融合,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原则上应不少于10%的教学要求。指导学校经常开展科学教育教研活动。遴选优秀教学课例,加强对科学教育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和科学教研员配备,落实小学科学教师岗位编制,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选拔和培养一批高水平、复合型的高中阶段科学类课程专业教师。加大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力度,实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每年组织一批科学教育骨干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培训。定期组织科学教育教师学科教学、科学探究实验能力的交流展示和教学创新大赛,培育一批科学教育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5.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最基本的、必备的项目,充实课后服务内容,拓展科学学习场域,不断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引进合规的科技类非学科培训课程,丰富学校课后服务项目。将科普类课后服务活动开展情况纳入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主要内容。

6.强化教研科研支持。建立完善市、县、校三级联动的教研体系,加强对科学教育的研究与指导,加大对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研支持力度。发挥各级教研部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强化科学教育的重难点问题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定期开展市级科学教育成果展示推广活动。加强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项目研究,打造“大中小学科学教育共同体”。将科学教育纳入市级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项目。

7.拓展科学实践活动。指导各学校选聘科学副校长,原则上每所学校至少设立1名科技辅导员、结对1所具有科普功能的机构(馆所、基地、园区、企业等)。建立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开展科技夏(冬)令营、科学考察、科学实验、科学调查体验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引导支持有兴趣的学生长期、深入、系统地开展科学探究与实验。积极拓宽科学实践渠道,鼓励学校定期举办科学运动会,每年至少安排1次大型校外科学实践活动。培育一批市级“小小科学家科技创新操作室”,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科普讲解赛事活动。

8.完善科学教育评价。将科学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坚持素养立意,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加强实验考查,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科学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综合学生日常实验教学活动参与情况,做好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探索有效的小学实验能力考核评价机制和方法。

(二)统筹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

9.开展“馆校结合”提质行动。建立健全科学教育场馆与学校合作长效机制,制定“馆校合作”计划,加强“馆校联动”,打造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第二课堂”。推动公益科普资源走进中小学校,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及课程。提倡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科学教育场馆实地开展“科学研学课程”活动。各类科学教育场馆要结合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际,因地制宜设置系统化馆本课程和常态化授课课表,统筹服务学校科学教育。共建馆校实践教学基地,合作打造“馆校合作示范区”品牌和科技教育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各类科学教育场馆定期招募中小学生志愿者参与讲解体验和导览服务。

10.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科技场馆、科研院所,分阶段培育和建设集科普、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学教育基地,打造一批示范性校外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带动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依托市内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单位,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突出环境科普教育。鼓励引导全市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园区和美乡村、农业科普基地等“三农”主体,打造农耕文明教育基地,引导发展农业农事科普教育。加强中小学校科学教育场所建设,支持学校建设校内科技活动室和科学工作室。积极动员各类企业援建科学教育场所,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提供图书、软件等科学教育设备、器材、设施,动员与高精尖技术密切相关的企业,援建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支持引导高科技工农企业开展“自信自立技术产品体验”等科学教育活动。培育、遴选市级科学教育示范基地,形成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

11.加强院校联系对接。推动中小学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搭建平台,建立联系对接机制,共同研究破解科学教育中的相关问题。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主动对接中小学校,适当开放实验室等科技资源,让学生走进实验室,用好实践资源。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组织科学夏(冬)令营,丰富中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引领科学教育发展。引导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研究和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组织“大师讲堂”“科学家讲座”“科学教育工坊”“科创名师面对面”等活动。推动高校与中小学联合教研,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更好衔接。倡导联合共建创新实验室、科普站,探索高校、中学双导师制,进行因材施教。支持高校科学类专业教师和大学生走进中小学校,志愿参与科学教育和科技实践活动。

12.丰富线上科学教育资源。精准对接学生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发利用乡土化、生活化科学教育课程资源。搭建市级科学教育资源平台,遴选一批科学教育精品课程、优质科学教育场所资源。建立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学课、科学教育场所资源库,有序安排地方及学校选择使用。鼓励社会各界制作“科学公开课”“家庭科学教育指导课”。发挥“学在郑州”平台优势,定期组织线上科学示范课、观摩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

(三)构建科学教育协同育人新体系

13.加强多方协同合作。市教育局牵头科学教育相关单位,建立有效联动、密切配合的科学教育协作机制。统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和工农企业等单位,向学生开放所属的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阵地、平台、载体和资源,为广泛实施科学实践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各区县(市)有关部门、单位要协同合作,建立“科学教育社会课堂”专家团队,积极推出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课程和项目。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打造“家门口”科学教育阵地。

14.做好学段有机衔接。实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

根据各学段侧重点,系统设计科学教育内容,统筹安排科学教育任务,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向各级各类教育有机延伸发展。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内容的衔接。注重高中阶段、本科阶段科学类相关课程的联系与融合,在科学教育中强化中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目标。

15.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合理规划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总体规模、设置标准、培训活动、审批程序,引导机构合法经营、规范发展,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将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实施全流程监管。坚持公益属性,建立健全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进校园的引入、管理和评估退出机制。

16.严格竞赛活动管理。严格落实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加强正向宣传引导,指导中小学生理性选择参加“白名单”赛事中的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让参赛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中发现有潜质的学生,引导其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持续举办青少年科技运动会、中小学创意编程暨智能设计大赛、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和数学建模等赛事活动。

17.助力拔尖人才培养。支持建设科技高中,在部分普通高中探索试点学科特殊禀赋学生培养项目,建立项目培养基地,推动大中小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用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高校科学营”等项目,细化培育措施,提高人才培养效率。落实河南省“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18.做好家庭科学教育。深入开展“科普进万家行动”,将科学教育融入家庭文明建设和家庭教育指导,推出家庭科普公开课。组建家庭科普教育指导队伍,以儿童活动中心、社区家长学校、儿童之家等为依托,广泛开展家庭小发明、亲子科技小制作和家庭科教小妙招征集等活动。向家庭推荐适合的儿童经典科普读物,开展导读活动。倡导亲子科普阅读,有效推动家长转变科学教育观念、提升科学普及意识。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郑州市“双减”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宣传、网信、发改、科技、工信、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团委、妇联、科协、科研院所、市属高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各类科学教育资源,细化完善措施,确保科学教育落地见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组建专家团队,加强谋划指导和推动落实。强化县、校科学教育工作责任,将科学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深入研究突出问题,总结优化改革发展路径。

(二)强化条件保障

将科学教师培训和科学教育相关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支持力度。统筹各方资金和项目,广泛争取社会资助,探索通过财政投入、社会募集、企业赞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建好科学教育场所。各资源单位要坚持公益定位,免费或优惠向中小学生提供科学教育服务。积极争取教育发展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支持,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特殊儿童群体支持力度。

(三)实施监测督导

健全完善课程实施监测体系,定期开展科学教育质量动态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对青少年科学素质进行分析研判。把科学教育纳入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对参与科学教育工作表现突出的资源单位予以认定授牌,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在职称评聘、业绩考核、表彰奖励中予以倾斜;对监测督导发现的突出问题予以通报并依法依规依纪予以问责。

(四)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定期总结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开展优秀成果宣传推广活动,讲好郑州科学教育故事,提高人民群众感知度、认可度。深入实施“全媒体科普行动”,推动市内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和公共场所开设科学教育专栏。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建设“科普文化长廊”,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积极推进科学教育传播创新,将科学教育纳入“双减”宣传工作矩阵重点任务,扩大辐射面、提升影响力,让热爱科学、乐于创新成为社会自觉。

2024年6月24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